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天气预报 长沙县_天气预报长沙县最新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天气预报 长沙县_天气预报长沙县最新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天气预报 长沙县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饶兴的个人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天气预报 长沙县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饶兴的个人履历
2.马栏山在哪个地方
3.长沙市第八人民医院和长沙第八医院有什么区别
饶兴的个人履历
饶 兴:(1910-2012),男,汉族,1910年2月18日出生,湖南省长沙县人。1927年参加工人纠察队,193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苏区独立师班长、传令兵,政治部宣传员、宣传队长,湘鄂赣红十六军营连长、总支书记,湘赣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政治部主任,红十八军党委委员,湘鄂川黔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党总支书记,十八师五十二团政治委员,第二方面军六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
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于1930年平江战斗和1935年龙家寨战斗中两度负伤。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政治部文化科科长,创建晋西北神(池)朔(县)抗日救国运动委员会并任主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1938年12月任第八路军绥蒙游击支队(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治部主任彭德大)。
1939年9月在凉城与右玉交界的后营子村战斗中左肺负伤。
1940年调任晋西北新军暂编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兼晋西北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及地委委员。
1942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2月17日调任中共绥蒙区委委员(书记高克林)。
1945年9月12日任绥蒙军区(辖区在平绥铁路以北大青山的绥东、绥西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姚喆,政治委员高克林,副政治委员张达志,参谋长邓家泰)。
参加了开辟晋西北、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斗争和大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蒙军区副政治委员。
参加了绥包、集宁等战役,参与领导了对绥远傅作义部的和平起义和整编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川北区党委委员兼秘书长,西南行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长江水利办公室副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游工程局副局长、党组书记,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1956年10月10日至1957年12月任水利部部长助理。
1957年12月至1962年9月22日任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党组书记。
1962年9月22日至1964年10月31日任中央气象局副局长、代理局长(接替逝世的涂长望)、党组书记。
1964年10月31日至1970年1月2日任中央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
1970年1月2日至1972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央气象局(总参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局合并从1970年1月2日正式合并,按新的组织机构办公。中央气象局与总参气象局名称均保留,归总参谋部建制)政治委员(局长孟平)。
1972年12月至1973年5月23日任中共中央气象局临时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3年5月23日至8月25日任国务院农林部中央气象局局长。
1973年8月25日至1980年4月3日任中央气象局局长、中央气象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农林部以[73]农林(核)字第63号文,批复[73]中气筹字第1号《关于中央气象局核心小组成员的建议》)。
1980年4月3日至1982年12月任中央气象局顾问。
1982年12月离职休养。正部级离休干部。
1995年被中国老年体育协会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2000年4月14日经公证,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祖国医学科学事业。
2003年被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1月19日8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是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饶兴同志生平
中国***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央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饶兴同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1月19日8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饶兴同志,湖南省长沙县人,1910年2月18日出生,193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湘鄂赣红十六军连长、营长、总支书记,湘赣红十七师五十一团政治部主任,红十八军党委委员,湘鄂川黔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政委,第二方面军六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晋西北朔县动委会主任,大青山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晋西北新军暂一师政治部主任兼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地委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绥蒙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委。新中国建立以后,饶兴同志先后担任中共川北区党委委员兼秘书长,西南行政委员会水利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游工程局副局长,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部长助理,中央气象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中央气象局代局长、局长。饶兴同志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饶兴同志参加了湘赣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长征。长征中,他参与开创湘鄂川黔根据地,参加了剿匪、打恶霸、肃清残敌和地主武装的斗争以及发展红军的工作;随红军先遣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渡过乌江,攻占大定、毕节、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长征胜利会师后饶兴同志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饶兴同志到山西神池县开展敌后工作,参与创建神朔抗日委员会,建立游击队,组织神、朔两县的抗日宣传和斗争,组织群众参军支援前线。参与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狠狠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八路军在广大群众中的威望。
解放战争时期,饶兴同志任绥蒙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委。他带领部队与国民党顽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贺龙同志指挥下,收复了平绥铁路沿线的城市,消灭了大量敌人;参加了绥包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解放归绥城的战斗,为解放绥蒙、平津战役的胜利和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革命战争年代,饶兴同志不怕牺牲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1日,饶兴同志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他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担任中共川北区党委秘书长期间,他开展了土地改革,分化地富、打击首恶,保证了土改的顺利开展。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工作期间,他钻研业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担任中央气象局领导期间,他坚持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组织制定我国气象工作的方针,加强服务思想和加快气象服务网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农业为重点并兼顾其它。他积极推进发展全国气象服务网,到1959年全国气象台站已达2700多个。普遍开展了县气象站补充订正气象预报,并提出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及办法,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了气象服务质量。中央农村工作部批示认为,这是“气象工作的创举,为发展生产所需要,应积极推广”,有关国家和组织还派团来华考察学习,促进了世界气象尤其是第三世界气象事业的交流与发展。他结合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国情,强调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一定要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农业气候区划要“搞调查、找问题、抓资料、选指标、作分析、划界线、加评述、提建议”等八个工作步骤,对推动我国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业务试验。1958年中央气象局成立了“云雾物理研究室”,推广和扩大人工降雨和防雹试验,并逐步建立了人工影响天气科技队伍。饶兴同志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饶兴同志重视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了加快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早在1958年就向国家提出要为中央气象局配备万次以上运算速度的电子计算机、要求制造中国自己的测雨、测风雷达以及海洋调查船和电传设备。他提出,气象工作要逐步做到“观测自动化、预报客观化、服务专业化”。从引进设备到自行研究制造,为促进气象观测业务的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推进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工程的建设,为提高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饶兴同志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创建气象院校并建议在大学内开设气象专业和农业气象专业;支持抽调业务骨干到大学任教,为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同志,爱护干部。
在“文化大革命”中,饶兴同志受到迫害,1969年至1970年在江西省“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10月饶兴同志任中央气象局政委,后任中央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粉碎“四人帮”以后,饶兴同志精神振奋,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他指出,气象现代化的长远规划必须坚持实行当前和长远结合、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外国经验要学,本国经验也要总结。他强调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认为观测自动化和遥测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提出自动化要一步步扎实地搞,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自动化装备搞上去。这些方针和措施,为在新时期加快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饶兴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派,顾全大局,作风廉洁,艰苦朴素,从未利用职权为个人或亲属谋取任何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在担任中央气象局顾问期间,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1982年饶兴同志离休以后,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心系中国气象事业,表现出了一名***员的坚定党性。他还关心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多次为青少年讲述革命传统。2003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优秀***员。
饶兴同志身患重病以后,与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提出“丧事要从简,遗体要捐献”,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饶兴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和新中国气象事业。他的逝世是我国气象事业的一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学习他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为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不懈奋斗的执着精神。
饶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对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气象事业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马栏山在哪个地方
湖南省绝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冷暖空气在境内剧烈交接,天气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春季、秋季低温、冰冻、洪涝,以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很大。据统计,从1988~1997年间,全省因气象灾害每年平均损失约153.77亿元,其中1996年达508亿元,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0.5%。10.1.1 干旱
(一)干旱特点
湖南干旱四季均有,出现频繁,危害最大的是夏秋干旱,其中又以秋旱为甚。由于气候、地形、土壤、水利、耕作制度和抗旱能力等不同,造成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以湘中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包括隆回、邵阳、邵东、衡阳、湘乡、双峰、涟源、新化、新邵、宁乡、长沙、望城等县,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旱情比较少见的是湘东南和湘西南山地。
从干旱出现次数和频率来看,以衡阳、邵阳、长沙等湘水资水沿岸的河谷盆地最高,小旱以上的频率达80%~85%,即十年中只有1~2年不旱,大旱频率30%~50%,即2~3年有一大旱。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等地干旱频率也较高,略次于湘中地区,但因湖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不容易造成灾害。湘西和湘东南山地出现频率较少,小旱以上频率为50%~60%,大旱以上频率在15%以下,一般旱情轻。此外,各地干旱出现有显著差别,有旱、无旱或轻重干旱往往交替出现。
我们对全省不同县份无雨日数和几种作物气候产量(斤/亩)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雨日数40~60天以上定为干旱年,60~80天定为大旱年,80天以上定为特大干旱年。我省干旱年、大旱年、特大旱年的频数分布,均以东南较大,西北较小,在湘西一带3~4年一遇,湘东的长沙、衡阳、岳阳,及湘南零陵及湘西南角的通道,大约3年2遇,郴州是两年半一遇。三年左右一遇的是雪峰山东延部分的益阳,安化、新化等地。
大旱级以上旱年频数最大的有两个区,一个是衡阳盆地和祁阳、零陵丘陵洼地,大旱中心在衡阳,另一个区为洞庭湖平原,大旱中心在岳阳,然后分别向四周减小。雪峰山以西、罗霄山、南岭等山地基本上没有大旱,个别地区大旱10~20年一遇。
据降水距平百分率ΔR=(Rmax-Rmin)/R×100%),按-20<ΔR<-10为偏旱年、ΔR≤-20为干旱年的标准划分(天气预报业务评定办法),对1951~1995年桑植、沅陵、常德、岳阳、芷江、邵阳、长沙、衡阳、零陵和郴州10个站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20世纪50年代的9年中,1年干旱,60年代3年干旱,70年代3年偏干旱,80年代2年为偏干旱。
(二)干旱遥感调查
用作物缺水系数法和土壤热惯量法对干旱情况进行气象卫星遥感调查。通过对我省卫星遥感资料(1998年、1992年)和全省各地气象资料及灾情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遥感统计值划分阈值,然后转换成相应干旱等级值,再根据各地相应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全省干旱灾害遥感数值分布图进行补充、订正。
由于热惯量法原则上只对裸露土壤适用,在有覆盖的情况下,植被会改变土壤的热传导性质。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对作物的旱灾进行遥感监测,采用“供水指数法”(Vegetation Supply Index)。当作物遇到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卫星遥感的植被指数将降低,另一方面作物的冠层温度将升高。这是由于干旱造成的作物供水不足,作物没有足够的水供给叶子表面的蒸发,被迫关闭一部分气孔,致使植被冠层温度升高。我们定义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为: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CH 1、CH 2是 NOAA卫星或 FY-1卫星第一、第二通道的反照率,Ts 是 NOAA卫星或FY-1卫星遥感到的作物冠层温度。
我们选用1998年10月15日14∶30的NOAA卫星遥感进行分析:
(1)对卫星遥感进行几何校正;
(2)使用信息提取技术提取我省卫星遥感数据;
(3)对水体与非水体进行区分,将NDVI<0.1的象素点判定为水体,此点无旱情;
(4)确定水体后,NDVI的值域为0.00103~0.6111,VSWI的值域为0.00001~0.01109;
(5)将VSWI乘以900,取整,值域变为0~9;
(6)用9减去VSWI,值为0~2的判定为基本无旱情,3~4的为轻度旱情,5~6的为中度旱情,6以上的为重度旱情。
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将评判的结果进行0.618优选法,对湖南省干旱灾害进行分区。
湘中重旱区:主要为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地,大多为丘陵、盆地,降水量大多在1300 mm以下,是我省少雨中心之一,其4~9 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为负值,土壤结构较差,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近年虽然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但很多土地“保水”、“保土”能力仍然很差,极易发生干旱,一般干旱年出现频率43.3%,大旱年出现频率10%,特大旱年也达3.3%。本区长沙县、望城、浏阳、株洲、湘潭、韶山、湘乡、衡山、衡东部分丘陵近年森林植被恢复好,加上水利设施兴建较多,干旱有所缓解,因此该区内有许多地方为中、轻、甚至基本无旱区。
湘南重、中旱区:邵阳市附近数县,零陵大部分县,郴州部分县,其中邵阳、祁阳、新邵、隆回等县,大多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干旱出现频率也较高。其中邵阳秋旱的一般干旱出现频率16.2%,大旱年16.7%,夏秋连旱出现的年份频率居全省最高,达13.3%,大旱年份、特大旱年份分别达3.3%。
零陵数县1998年降水总量较历史偏少5成以上,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最低值,仅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夏、秋、冬季连旱。由于气温较高,水分亏缺较大,导致晚稻和旱粮大幅度减产,库、塘、河干涸,多次出现森林火警、火灾。
由于该地区土壤多为白云岩风化而成的,土层不厚,保水、保土能力差,加上该区人口密集,人类对植被破坏也较重,如该区邵东、邵阳、隆回,祁阳等水利设施较少的地方,不但干旱严重,甚至人蓄饮水都较困难,遥感图上反映为重旱区,其他地方为中旱区。
湘北轻旱、基本无旱区:岳阳、常德、益阳一带是洞庭湖区,但降水量相对偏少,岳阳降水量1300 mm,华容为1200 mm,大多数县份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是全省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降水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岳阳夏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也达10%。秋旱频率更高,岳阳秋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为30%。大旱年岳阳达6.7%,而常德达10%,属气候干旱。但由于客水较多,平均年入湖水量达3000亿m3,在有一定数量的提灌设施的地方,气候干旱引起灾情将会很轻。因此只在远离溪河、水利设施较差的丘岗地区,田土会因旱引起一些损失,这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东山地轻旱区:主要是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的东部和炎陵县,年降水量在1300~1400 m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还有所增加。但降水时空分布均匀,加上山地多由以花岗岩为母岩形成的土壤,在森林和植被破坏较重的地方,干旱时有发生,尤其天水田和旱土发生干旱机会更多,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星星点点的反映。一些水利设施或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基本无旱。
湘西南轻旱区:主要是怀化市和娄底市、邵阳市的雪峰山各县。年降水量由西向东而减少,怀化降水量1444 mm,而东部年降水量只1170 mm。雪峰山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还有所增加(以中部降水量最大)。武冈、城步、泸溪、辰溪、麻阳、溆浦、新晃等县丘岗地区,夏秋干旱仍然很严重。溆浦夏旱年频率达3.7%,秋旱年频率达40.7%,夏秋连旱大旱年达7.4%,特大旱年达3.7%。由于该区山地森林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受干旱危害很轻,仅开发过量的一些丘岗、天水田受干旱危害较重。在卫星遥感图上一些地方反映基本无旱。
南岭轻旱、基本无旱区:主要为桂东、汝城、郴州、宜章、蓝山、宁远、道县、江永等山区和江华县,大部年降水量在1400 mm左右,道县、蓝山、江华、桂东,汝城为全省5个多雨中心之一。该地降水基本上能满足作物需要,降水的年际差异虽然很大,但80%的年份降水量仍在1000 mm以上,一般不对农林作物构成干旱危害。由于该地区有一些岩溶山地,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仍然有夏秋干旱发生,尤其是一些天水田或水利设施较差的田土,受害也不轻,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西北中、重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以及安化县,岩溶普遍,干旱危害仍然很严重。春季降水(3~4月份)较少,对春种作物造成一定危害;7~8月份降水虽然较多,但水分渗漏严重,加上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差,因此山地田土极易受旱。该区森林破坏严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遥感解译图上山地和田土的干旱等级仍然很高。
10.1.2 低温冷害
(一)低温冷害特征
主要是春季低温冷害(包含3~4月低温,以及5月低温),秋季低温(主要是指寒露风),还有冬季的低温和冰冻。寒露风是晚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寒露风危害晚稻的气象因子是低温,不同品种的抗害能力不一样。
1997年9月12~13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省,日均气温由27℃~28℃降至22℃以下,13~19日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20℃的寒露风天气。长沙连续三天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0℃寒露风出现在9月14日,按时间排居历史第二位。这次寒露风持续16天,其间最低日平均气温16.2℃,日最低气温12℃,平江县达9.5℃,长沙市24小时降温13.8℃,48小时降温14.9℃。长沙11 天无日照,9月中旬、下旬日照时数仅为49小时,比常年偏少46.5%。全省有5万亩晚稻,其中杂交稻85%左右,早中迟熟品种比例为1∶5∶4,湘北中熟多,湘南迟熟多,杂交稻以V46、V64为当家品种,常规稻以湘晚籼1号、余赤为当家品种。自北向南有70%~80%的晚稻在寒露风出现前齐穗,20%~30%在寒露风到来后抽穗,受害严重。
(二)低温冷害遥感调查
我们选取发生在1997年9月的一次涉及面广、强度大的寒露风作为典型个例进行遥感分析。
(1)亮温与地表温度:利用星载辐射计测量大气窗区辐射可用来探测地表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地表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强度差异来分析热状态的变化规律。
绝对黑体的光谱辐射强度服从普朗克(Plank)定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c1、c2为波尔兹曼常数,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
当辐射体为黑体(如果在任何波长λ,有光谱比辐射率,则此物体为绝对黑体)时,这个温度就是物体的温度,否则,它就是物体的等效应黑体辐射温度,或简称亮温(亮度温度)。
假定地表面红外窗区通道的比辐射率为1,即可由卫星测得的辐射能量(计数值经过定标处理)用上述公式得到地表温度。
虽然地表比辐射率是随地物不同有所变化的,也并不完全为1,即不能把地面亮温简单作为地表温度来处理,但我们可以利用地表亮温的变化来定性地反映同一地物的地表温度变化或差异。
(2)通道选取:在辐射波段中,红外辐射(0.76~1000 μm)与温度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人们也称之为热辐射或温度辐射。其中,3.5~5.0 μm是遥感所用的主要红外窗区之一,对应气象卫星的AVHRR探测仪为第3通道,但此波段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本身的热辐射在能量上大致相当,而8~14 μm是遥感中最常用的红外窗区,对应AVHRR为第4、5通道。由于地表温度通常为200~300 K,其自身的辐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8~12μm红外波段,处于地气系统热辐射极大值位置上,因此,我们选用第4通道作为冷害监测的基本通道。
(3)图像处理
定位处理:根据卫星轨道根数和扫描点的观测时间,计算出该时刻的瞬时轨道参数。由卫星姿态、扫描角和瞬时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瞬时视场所对应的地面观测点的地理经纬度。
投影变换:对遥感图像作兰勃特投影变换。
几何校正:卫星原始图像会因多种原因引起几何位置上的变化,产生行列的不均匀,象元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等多种畸变。畸变的图像给解释分析、位置配准造成困难,因此必须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方法是:在卫星扫描图像及电子地图上选取河道的拐点和内湖等特征点作为控制点,根据两者的差异,用内插法进行地理位置的校正。
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窗区通道测值进行云检测:AVHRR探测仪在第1、2和4、5通道的灵敏度较高(反射率为0.5%时,信噪比大于3,通道4的噪声温度≤0.1K),因而在范围不大的相邻视场内,观测结果相差应是很小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排除那些受云影响的观测数据。判式如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其中,i为通道序号,Cmax,i和Cmin,i分别为数据阵(即m×n个象元的观测数据)中的最高和最低值,C为阈值。当判别是满足时,即认为这些观测数据有受云覆盖的影响,应予剔除。
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对第4通道云区以外的象元值进行拉伸处理,根据其值域由小到大配以由冷到暖的调色板,且设置云区为显眼的天蓝色,再配上水红色的水系图及省界图。
(4)低温冷害遥感图像分析:从图上看出:湘西及怀化属较冷的区域,洞庭湖区次之,常德、岳阳地区较暖。在上述三大冷暖区中,又存在一些小片的不同地域。如在湘西、怀化冷区中以溆浦的溆水流域,麻阳的辰水、锦江流域,吉首的沱江流域,花垣的花垣河下游,保靖的里耶-隆头沿河等地却要相对暖些。又如常德、岳阳暖区中以慈利的县城东部、澧县的县城北部,岳阳的铁山水库南、北两侧等地要相对冷些。
城镇明显比周围农村要暖些,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长沙、湘潭、株洲、常德、益阳,以及南县、桃江、宁乡、沅陵等市县城区的突出暖色斑块。
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自1997年9月13日至9月21日寒露风冷害强度指数,标于图中:从图中看出湘西、湘南普遍偏冷,湘中、湘北偏暖,洞庭湖区比常德、岳阳地区略偏冷,其大致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其测值受站点数目的限制,无法反映出更细致的分布特征。对于测站稀少的区域,特别是地形及不规则地区,则无法描述其变化规律。
10.1.3 洪涝灾害
(一)洪涝特征
洪涝灾害包括山洪、江河湖泊泛滥、内涝和内渍。史料中“*雨连旬”、“江湖水溢”、“大水灌城”、“尽成泽国”等记述比比皆是。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1950年至1998年全省洪涝受灾面积累计达30348万亩,年平均619万亩,成灾面积累计13784万亩,年平均280万亩。特别是近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展,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的平原地带越来越成为人口聚居的集结地和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因此,同样的洪水,遭受灾害的人口及经济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洪涝发生的频次。据史料分析,湖南省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共有洪涝记载613年,其中全省性洪涝占18.1%,大范围的洪涝占20.4%,部分地区洪涝占61%。
(2)洪涝的地域分布。洪涝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强度大及连续降水所致,因而洪涝的地域分布与暴雨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以安化为中心的雪峰山端,以道县为中心的都庞岭与萌诸岭之间,以浏阳、平江为中心的幕阜山、连云山西部谷地是3个多暴雨区。慈利、沅陵、安化、张家界、岳阳、常德、浏阳、通道等地大暴雨出现机会较多,易遭洪涝。湖区及四水下游多渍涝。当四水上中游洪水汇注入洞庭湖而渲泄不及时,湖区亦易遭洪涝,此时若遇长江洪水倒灌,极易形成南北顶托之势,洪涝灾害将更为严重。
(3)洪涝的季节性。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无论是全省性洪涝或区域性洪涝,均以夏季最多,冬季少见,春夏连涝频率亦不低。湘中、湘南春涝频率高于湘北、湘西;湘西秋涝频率高于湘中;湘西冬涝比其它地区要多。洪涝灾害与雨季开始迟早和大气环流及雨不定期的自南向北推移密切相关,雨季往往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自南而北先后开始,因而常年4月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湘南,以永州、江永出现机率最大。5月洪涝普遍增多,永州、通道、长沙、芷工、邵阳、安化等地尤为突出。6月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及洞庭湖防汛进入紧张时期。7月洪涝主要出现在桑植、沅陵、芷江、通道一带的湘西北和湘南山地。8月湘东南由于易受台风影响而出现洪涝灾害,其他各地则较少出现,但有的年份台风挺进湘中、湘北,大气环流发生变异,亦可酿成洪涝灾害。
(4)洪涝的年际变化。据史料分析,在公元1400年以前,湖南省大范围严重洪涝年有明显的34年和110年准周期;在1401~1990年间,则有11、34、57、110和186年等较明显的周期振动。
此外,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形成湖南省旱涝同年的特点。即在同一年中同一地点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但以先涝后旱居多。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201~1990年间,旱涝同年占年数24%,而先涝后旱者又占旱涝同年的76.3%,先旱后涝占23.7%。旱涝同年的地域分布有南旱北涝、南涝北旱、南北都旱涝三类。南旱北涝占47%,南涝北旱占27.4%,南北都旱涝的占25.2%。
(二)洪涝灾害等级分区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山丘区及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等级程度,我们以全省1∶50万的TM影像图的地形地貌解译为基本依据,并考虑气候特征、水系发育程度、土地类型、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将全省划分为29个洪涝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1∶50万TM卫片(TM4、TM7、TM3)单元解译标志如下:
水体:TM卫片表现为蓝色;
滩地:表现为桔红色或棕褐色(无纹理结构);
平原农田:表现为桔红色(块状分布);
岗地:粉白色;
丘陵:黄绿色;
低山:桔**(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在200~300 m;
中低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300~400 m;
中山: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400~500 m;
中高山:黑绿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在500 m以上。
(1)评价因子的确定
形成洪涝的因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子有气候方面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暴雨日数、海拔高度等,它们对洪涝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地貌类型、水系发育程度、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发育程度等,这些因子对洪涝有一定的影响。洪涝评价因子选取如下:
多年平均降雨量(QY);
暴雨日数(QD);
海拔高度(HG)∶从TM图像中读取;
地貌类型:从TM图像上获取;
水系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水土流失状况:从TM图像上获取;
植被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2)评价模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Wi——第i个因子在所计算的评价单元中占的权重;
gi——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
G——所计算的评价单元灾害程度的得分值。
根据评价结果及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数字统计集合,划分各地洪涝等级如下:
极度重灾区:洞庭湖区,包括华容、澧县、安乡县、常德市、汉寿、沅江。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极为严重,基本上无山丘区的山洪灾。
重灾区:洞庭湖边缘的丘陵区,包括临澧县、桃源县、临湘市、桃江县、岳阳县、湘阴县、望城县,这些地区既有山丘区的山洪灾,也有湖区的洪涝灾害。而浏阳市、永顺县、桑植、张家界市、溆浦县、麻阳县、泸溪县、沅陵县、炎陵、汝城等县(市)的局部地区是山洪灾的重发地。
中度灾区:包括宁乡县、长沙市、长沙县、平江县、株洲、醴陵、怀化、芷江、冷水江市、新化县、祁阳县、东安县、永州市、耒阳市、郴州市、新邵县、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
轻度灾区:包括涟源市、双峰市、娄底市、邵阳、新邵、隆回、新晃县、会同县、靖州自治县、耒阳、常宁、永兴。
(三)1998年洞庭湖地区特大洪涝灾害遥感调查
1998年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相继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形成了我省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我们利用NOAA气象卫星、雷达及TM卫星的实时监测图像及调查,分析调查水情和灾情的变化情况。
(1)雨情调查:1998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32.8mm,较正常年份偏多12.8%,其中湘中北地区7次受暴雨袭击。全省发生了四次大的暴雨过程,其中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5 mm,400 mm以上降水量笼罩面积达3.5万km2,日最大降水量为300.7 mm。
1998年雨情特点表现为:一是雨季提前;二是暴雨强度大;三是暴雨频繁且接连发生,几次大的降雨过程集中在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且每次暴雨持续时间在三天以上;四是暴雨中心较稳定,多次重复在湘江、资水中下游、澧水流域和沅水的酉水,导致这些地区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2)水情调查:根据NOAA卫星监测所获得的图像分析,5月25日,洞庭湖区的主河道已无法分辨,湖面较枯水期有所增长,湖面水域已增至1890 km2,同时城陵矶下游长江干流江面明显增宽。6月中下旬,湘、资、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第二次集中降雨,洪水大量汇入洞庭湖,导致湖水水位逐步升高,从6月19日NOAA探测图可以看见,洞庭湖水面进一步扩大,湖面水面增至2039 km2。第三次,7月初湘、资、沅水流域洪水刚刚入湖,长江流域上游降大到暴雨,长江洪水倒灌进一步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使洞庭湖城陵矶出现第一个洪峰,水位近34.52 m。第四次,7月20日至26日,澧水、沅水中下游连降大暴雨,相继再次发生大洪水,与此同时,长江洪水入湖量大增,澧水、沅水下游洪水相互夹击,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洪峰水位35.48 m。根据7月28日NOAA卫星传送的图像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处洪水范围增大,顶托严重,湖区淹没范围扩展至新墙、汨罗、湘阴等地,安乡被淹,湖区湖水面积已达2443 km2。第五次7月29日至8月1日,洪峰水位35.53 m,超过历年最高水位0.22 m,8月1日NOAA卫星传送图像显示,洞庭湖湖水面积增至2542 km2,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六次,8月15日至17日,长江干流宜昌出现最大一次洪峰,洪峰流量63600 m3/s,正好与澧水、沅水洪水相遇,使城陵矶水位于8月20日达1998年最高值35.94 m,超1954年水位1.39 m。8月22日NOAA卫星探测图像清楚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枝城段严重淹没,江河水面扩展,牌州湾及螺山卡口以上滞水严重,洪水排泄不畅,洞庭湖出水受阻,淹没范围增至石门、长沙、桃源一带,同时湖北荆江,湖南安乡、津市、澧县全线被淹。洞庭湖湖水面积达到2664 km2。
通过调查分析,1998年的水情特点表现为一是入湖流量大,洪峰次数多,由于“四水”和长江洪水源源不断地倾灌洞庭湖,致使洞庭湖出现巨大超额洪水;二是洪水组合恶劣,长江连续出现的8次洪峰与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间洪水多次遭遇,使城陵矶连续出现5次洪峰;三是长江干流螺山卡口排洪功能的衰减,使长江洪水顶托严重,受长江洪水顶托的影响,洞庭湖区高危水位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
(3)灾情:根据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星载雷达数据(SAR)与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图像叠合处理结果,进行洪涝淹没面积遥感调查。通过计算,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洪涝淹没总面积376.21万亩,受灾涉及18个县(市),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81万亩,农村居民点10.29万亩,水田234.92万亩,旱地19.05万亩,林地13.52万亩,草地0.09万亩,其他用地95.53万亩。经统计,受灾人口2879.9万人,死亡616人,倒塌房屋688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29亿元。
经图像分析,本地区超过10万亩以上淹没面积的市(县)有沅江、安乡、湘阴、汉寿、澧县、南县、常德市辖区、华容、岳阳县、岳阳市辖区、益阳县等11个市(县)。其中沅江、安乡、湘阴、澧县、汉寿等五个县(市)灾情特别严重。安乡、澧县、津市、常德市辖区、汉寿县等地以溃坝、溃堤为主,其中7个万亩垸溃决被淹。其它市(县)则是以内涝积水为主的洪涝灾害。
长沙市第八人民医院和长沙第八医院有什么区别
马栏山,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一地名,指以万家丽北路与三一大道交汇处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大片区域。马栏山为长沙城区重要地名之一,原属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马栏山分场,面积多达4平方公里,恒大雅苑,南界今匍园路,东至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圣爵菲斯大酒店以及锦绣路与长沙县毗邻。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已分属开福区月湖街道马栏山社区、舟桥路社区和开福区洪山街道金鹰社区。
因明朱洪武时代,江西和江浙一带人,到长沙到处插草为标,占地为业,其中马、杨两姓同时占了长沙东郊一座山,便有了马杨山,杨姓纠结于与马在一起,对杨不利,迁居他处,马杨山遂叫马栏山,而得名。
马栏山位游玩时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马栏山地势陡峭,山路崎岖,请在游玩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攀爬未开放的区域。
2、保护环境:请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生态。
3、遵守规定:在景区内,请遵守各项规定,不要随意触碰文物,不要在禁烟区吸烟。
4、合理安排时间:由于马栏山景区较大,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以免错过重要景点。
5、着装舒适:由于山路崎岖,建议穿着舒适、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6、注意天气变化:游玩前请关注天气预报,如有恶劣天气,请做好防范措施。
7、携带必要物品:建议携带防晒霜、帽子、水壶等物品,以便更好地享受游玩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栏山
没有区别,是同一家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截止2019年12月底,全院在职职工2059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1969人,硕博士研究生316人,中高级职称976人。医院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学基地,长沙市中医医疗、护理、药学质量控制中心,省、市、县(区)和铁路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伤保险定点医院,长沙县法医鉴定中心。承办青竹湖镇卫生院。
扩展资料
一、院本部
地址:长沙市星沙星沙大道22号
邮编:410100
传真:0731-85259010
电话:0731-85259120(120急救中心)、0731-85259015(医务科) 、85259039(医疗资源部)
总值班电话:0731-85259000(办公室)、0731-85259141(健康体检中心-正常工作日可预约)
二、东院
院 址:长沙市五一大道39号
邮 政 编 码:410001
电 话:0731-82637257(总值班)、0731-84152120(120急救)、0731-82637397(健康体检中心)
三、南院
院 址: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542号
邮 政 编 码:410002
电 话:0731-85123831(办公室)、0731-85813120(120急救)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院概况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交通指南
好了,今天关于天气预报 长沙县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天气预报 长沙县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天气预报 长沙县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